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

【龙江残疾人脱贫攻坚故事】李长青:脱贫靠自强 残臂不掉队

发布时间:2020-10-30 发布人:本站编辑浏览次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决战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小康,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黑龙江省残联推出“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专栏,对省残疾人脱贫攻坚特色经验、典型人物、感人事迹等进行深入报道,讲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故事。

李长青:脱贫靠自强 残臂不掉队

李长青,出生于1973年,是北安市城郊乡新华村人。在11岁时由于电事故,左臂被截肢,妻子患有严重类风湿病行走不便,前些年的生活捉襟见肘,困难重重。但20多年里,他们夫妻俩从没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互相照顾,克服困难,身残志坚,热心助人,如今,夫妻俩摆脱了贫困,日子越过越好,收获了人生的幸福,同时他们的事迹也感动着身边的其他人。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些年,李长青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摘帽,走上致富的幸福之路。”

夫妻患病,生活举步难行

1995年,李长青与本村患有严重类风湿病的张玉华结为夫妻。婚后第三年生下女儿李海艳,女儿的出生给李长青一家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同时也给他们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长青的父母年纪大,还患有多种老年病,老两口的日子也是过的磕磕绊绊,没有盼头。对于李长青来说,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他这样一个只有一个胳膊的残疾人,承担的比健康人还要多,生活压的他喘不上气。李长青夫妇一年到头的收入仅靠土地承包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无法摆脱贫困的影子。乡里、村里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向市民政给他申请了低保,让一家人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在得到救助后,李长青立志要靠自己实现脱贫,他说:“我虽然只有一只手了,但我还有腿、有脚,只要我肯努力,总会苦尽甘来,只要有志气,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垮我。”

身残志坚,致富路上不掉队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幸福生活是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2016年李长青通过精准识别,正式成为第一批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城郊乡乡长结为帮扶对象,乡长在生活上给予他很多的帮助,还为他申请了公益岗位,村里把李长青安排到扶贫大棚当小时工,增加收入。为了不耽误公益岗工作,他把小时工时间都安排在早、午、晚。起早、用晌、贪黑,他在大棚里忙活,别人一个小时的活,他得干一个半小时,但他不怕苦不怕累,一个夏天就挣了8000元,一家人生活明显改善。乡残联还给他买来雏鹅,妻子在家喂养,家里的菜园也种上应季蔬菜,由帮扶人收购,小小庭院让他充分利用,每年收入2000余元。靠自己努力每年增加一万多元,再加上政策帮扶,全家人的生活迈上一个大台阶。

在乡、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产业项目带动下,他的信心更足了。他自己脱贫了,不忘帮助其他人。积极号召大家搞养殖、种小园,毫不保留的把养殖、种植经验传授给需要帮助的村民。依靠扶贫政策,在村委会的帮扶下,李长青发挥自身能力,努力拼搏,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成为其他贫困户学习的好榜样。

志愿奉献,尽心尽力干好公益岗

虽然李长青脱贫了,但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李长青把公益岗干的有声有色。除了晚上给村里打更外,还在村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一个胳膊,也没难住他,什么脏活累活他都能干。日子长了,大家都忘了他是残疾人,什么事都喊“长青,你来看看,这个能整不”,他也是满口答应,跑前跑后,什么都难不倒他。夏天,不论刮风下雨,天天打扫村委会、文化大院,清运路边垃圾、栽植绿化花草。冬天,给村里烧锅炉,运煤清灰,半夜还要起床看看锅炉压力情况。为了全屯老百姓能吃上自来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五、六点钟开始,风雨不误给新华屯和新合屯两个屯的村民放水,五年里,从来没因他个人原因停过水。新华屯由于机井年头较长,水泵时常出现故障,李长青不管什么时间,外边天气多么寒冷,都能及时带领村民把水泵修理好,让村民能及时吃上自来水。

坚韧克服了困难,勤劳战胜了贫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李长青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

来源:省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