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

龙江残疾人脱贫攻坚故事 | 姜桂华:养牛致富“达人”勇闯脱贫门槛

发布时间:2021-01-06 发布人:本站编辑浏览次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决战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小康,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黑龙江省残联推出“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专栏,对省残疾人脱贫攻坚特色经验、典型人物、感人事迹等进行深入报道,讲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故事。

“2017年开始养牛时贷款5万块钱,现在我养殖了11头牛,日子越来越好了。”近日,在省残联主办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采访到了牡丹江林口县建堂镇北兴村村民姜桂华。

今年56岁的姜桂华在30多岁时,由于过度劳累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被鉴定为三级肢体残疾,很多活儿干不了。姜桂华丈夫王喜库干活中腰部受伤,不能干重活,两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家中11.3亩微薄的土地收入维持生计,供儿子上学读书,2017年5月重新识别后评为保留贫困户。这些年,他们养过猪、打过工,日子都没有好转。“2017年,我的扶贫帮扶人、县纪检委办公室主任陈勇帮我想办法,他问我能不能干养殖,我说能,之前我有养猪经验,就这样他就帮着我们垫洼地、盖牛棚、跑贷款。”姜桂华说,当时手里没有钱,能有贷款批下来,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当时的建堂镇也正是充分发挥金融资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输血”和“造血”作用,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贷款发展产业增收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加大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力度,有效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困难,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县级帮扶人陈勇了解到她的想法之后,决定为他们搭台清障,全力支持,他自讨腰包帮他出钱垫平低洼土地,盖起了牛棚。

利用贷款资金,加上自筹的1万多元,姜桂华在扶贫办和畜牧站的帮助下,先后购进了四头改良品种的西门达尔牛,开始了养牛之路。“初次养牛,我不能干重活,但是我能学习,可以在技术上做指导,我就坐炕上看书,打电话请假畜牧方面的专家,牛的常见病、畜牧养殖的方法我都掌握。”姜桂华难掩内心的喜悦。虽然肢体障碍,无法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但是给牛注射、科学喂养方法她都非常在行。丈夫王喜库则是劳动的主力,收拾牛棚、割草喂聊,有姜桂华的“技术指导”,牛饲养的很好。

2018年底,北兴村村委会出资2000元,县级帮扶人出资2000元,大家共同协助为姜桂华家新建了牛舍,养牛致富之路干得越来越起劲了。现在,姜桂华家共有可繁殖的母牛7头、繁育公牛1头、小牛3头,价值约20万元。依靠养殖业这一扶贫产业姜桂华在2019年便实现了脱贫。

说起当下的生活,俩口人在家做繁殖牛养殖越做越好,女儿在县城做点小买卖,儿子在读研究生,生活充满希望。说起眼前的一切,姜桂华说:“多亏我的‘主心骨’帮扶人陈勇,他对我像自己家人一样,帮我张罗养牛的事儿,帮我爱人打官司,家里啥事都在他的心上,大事替我拿主意,我碰到不顺心的他开导我……残联还帮我进行了室内无障碍卫生间的改造,送来了新轮椅,帮我办理各项补助,各种保健药和服装、鞋等生活用品也经常送来。”姜桂华还托记者办一件事儿,就是把她两年前就做好的一幅锦旗送给他的帮扶人陈勇,因为帮扶人不想让她多花一分钱而拒收,但不知如何表达这份沉甸甸感激的姜桂华却依然想送上最真的感谢。

“虽然我身有残疾,但我不认穷。那么多人帮助了我,我也想帮助更多人,我不能干活,但是我有养殖技术,可以毫无保留传授给更多人。新的一年,如果有相关贷款政策,我想扩大养殖,成立合作社,带领更多残疾朋友走上致富路。”姜桂华告诉记者她的新年打算。

来源:省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