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残拥军无止息 程继富的奉献之旅
【导语】有句话说得好:“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形容的就是军民之间鱼水情深的关系。接下来的新闻,我们带您认识这样一个普通人:他从小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硬是靠着苦心专研,学会了修表这门技艺。多年前因为遇到好心的解放军战士帮他解决困难,他毅然走上了为解放军战士志愿服务的道路,年复一年,从未停歇,他就是程继富。
【正文】眼前这座狭窄而简易的白色彩钢房,就是程继富师傅工作的地方。没多一会儿功夫,就有五六名顾客前来程师傅这儿修表。就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程师傅专心致志地修理一块块手表,仿佛精心侍弄一件件艺术品。由于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程继富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他在找工作的道路上遇到很多挫折。渴望早日融入社会的他,在多番碰壁之后,决定通过学习修表来创下一番事业。
【同期声】(佳木斯市肢残协会主席 程继富)我从17岁开始自学修表,想参加社会之后,能自食其力,为他人能做点儿事儿,自己能养活自己。所以多年来我帮助我的人太多了,社会方方面面,所以我就有时候琢磨自己应该为社会做点儿什么。
【正文】在程继富修表店的墙上,挂着很多奖状,全省残疾人自强模范、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爱国拥军模范标兵……这些都是对程继富多年来在拥军优属方面所作贡献的最好褒奖。说起他和人民子弟兵之间的缘分,还要从35年前的一次经历说起。
【同期声】(佳木斯市肢残协会主席 程继富)1982年的时候,我有一次到商店买鞋。楼上我上不去,有两个当兵的问我有什么困难,我说我一瞅我上不去楼,他说我们俩背你上去吧,他俩就给我背楼上去了。帮我挑的鞋,又给我背下来。从那时候我就挺感动。
【正文】从那时候开始,为解放军战士做点事的想法,就在程继富的心里渐渐萌发。1984年,程继富召集了12名残疾朋友,组成了“轮椅拥军服务队”。1885年8月1日,服务队第一次走进军营,为官兵们义务修表3000多块,修鞋百余双,排除了所有电视机的故障。此后,只要逢年过节,轮椅服务队就要奔赴军营,风雨无阻,直到今天。
【同期声】(佳木斯市肢残协会主席 程继富)每年一到八一建军节了,我就去为部队做点儿事儿。一到八一建军节有时候部队也来看望我来,从我内心感觉我活得有意义,我自身价值也能体现出来。
【正文】由于在拥军方面所作的贡献,他被选举为佳木斯肢残协会主席、佳木斯市政协委员、前进区人大代表等。他说,他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他要为残疾人做点事儿,体现他自身的价值。
【同期声】(佳木斯市肢残协会主席 程继富)因为我本身是残疾人,行走不便,我就理解残疾人。我应该为这社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我当人大代表期间提过(增加)无障碍设施,残疾人去哪儿都不方便。特别是有些娱乐部门,公共场所,我希望能给残疾人提供一些无障碍设施,让他们行走方便一些。
【正文】残疾人就业创业,充满了我们想不到的难处。程继富的修表店,也是几经辗转。在残联的帮助下,最终选址在了这间不大的彩钢房。市残联又帮助协调,办理营业执照、为彩钢房接入了供热大网,这让程继富很是感动。
【同期声】(佳木斯市肢残协会主席 程继富)我这开修表店之后,残联大力地帮助我,扶植我就业。当时我这小亭(开店)那时候残联也没少帮我。所以说从内心里我感谢残联,感谢咱的党,感谢政府,对我残疾人的帮助。
【正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程继富真诚待人,童叟无欺。很快,他的手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不少人慕名而来,到程师傅这儿来修表。有些人也成为了十几年的回头客和老朋友。一提起程师傅,他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同期声】(程继富同学 方波)程师傅为人非常实在,尤其在修表这个行业当中,他的服务态度、水品都非常高,尤其对于残疾人或有些身体障碍的人来修表,他都不要钱。
【同期声】(程继富朋友 吴中灿)程师傅搬了好几个表店,我都来过。对人就是好,来了以后,也不管你富啊穷啊,热心。就像学雷锋似的。我对他就这么满意。
【正文】待人真诚,对人热心。程继富用他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周围的人。谈到今后的理想,他说,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继续为残疾人服务,为人民子弟兵服务,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同期声】(佳木斯市肢残协会主席 程继富)我希望我这个表店生意越来越好。再一个我希望我们这个团队每年还坚持为部队服务,为部队做点儿贡献。
【编后】三十五年前,因为受到了两位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为人民子弟兵奉献的种子;因为身患疾病行动不便,他更加理解身体障碍认识的困难,感同身受。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程继富在拥军优属的道路上书写着自己的笔墨。在这里,我们衷心祝愿程继富师傅和他的轮椅服务队,好人一生平安。
来源:省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