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八代会专题 > 典型事迹

鸡西王学治

发布时间:2023-07-19 发布人:本站编辑浏览次数:

王学治,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黑龙江省首届残疾人自强模范,肢体四级残疾。王学治1968年出生在鸡西市一个十分贫困的环卫工人家庭一岁多的时候患脊柱血管瘤导致个子矮小,脊柱严重变形,呼吸困难。但是他没有被生活的磨难打垮,反到造就了执着坚韧的性格,坚信只要肯吃苦,残疾人一样能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8岁那年,王学治学习了服装制作。每天晚上都练习到深夜,在店里主动帮师傅干活,双手经常被剪刀磨出水泡,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学成出徒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1991年,他关闭了服装店重新创业,在当地的旧物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做起了矿山配件的生意。创业之初,由于没有资金,身体又有残疾,许多人都不愿和他做生意。他不肯服输地跑,风餐露宿,身体力行,终于用真诚赢得了厂家信誉、迎来了客户,生意也逐渐走向了正轨。

在不断的努力下,1996年,王学治有了属于自己的矿山配件商店。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他买断了一家濒临破产倒闭的煤矿,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煤矿实现了扭亏为盈,拓展更名为三鑫源煤矿,接着又成立了天顺煤炭销售有限公司。期间,企业陆续安置了50多名残疾员工,年纳税额近200万元。

2014年,煤炭行业走下坡路,看着周围的百姓供热难,王学治决定进军供热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供热问题。因为小锅炉设计简单,供热管线老化,造成了供热不稳定环境污染、安全无法保证等相关问题,也浪费了宝贵的煤炭资源。他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对锅炉及管网进行彻底改造,撤并城子河区内的小锅炉共十六台,新增不同型号的锅炉及其辅机,更换新型除尘器,供热面积从最初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了现在近200万平方米。同时,为了配合供热面积的增加,提高供热效率,煤矿产能也从6万吨提升到了30万吨,进一步改善了供热取暖问题,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居民打造了优良的居住生活环境。

王学治还为低保户、五保户、下岗失业有困难的居民减免供热费,无偿为他们进行改造及维修。每逢春节,王学治都亲自为困难职工、残疾职工及居民送去节日用品。

王学治多次被城子河区政府授予“纳税大户”、市政协优秀委员、市民建优秀委员,民建“三同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会员”,鸡西市第22届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来源:省残联